深圳新聞網2024年9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加快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圳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全面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今年,市政協經濟委提交的集體提案《關于推動深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提案》由市長覃偉中領銜督辦,并于5月份開始啟動“推動深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重點調研。4個多月來,市政協經濟委發動200多名市政協委員,分為投資促進組、貿易發展組、金融服務組和創新合作組四個調研小組,深入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創新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等職能部門,以及市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等社會組織和有關企業調研,召開各類型調研座談會60多場,累計1200余人次參加。調研組還赴香港、福州實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做法。通過廣泛深入調研,調研組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和信息,全面梳理了我市投資、外貿、金融、創新領域對外交流合作的現狀和問題,提出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措施建議,形成了一份總報告、四份分報告和多份委員建議共計33萬余字的成果。
9月27日,在市政協七屆十九次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專家們根據調研成果進行協商建言。
加速與國際規則接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市政協委員、2024年度經濟界別召集人,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蘇華代表調研組作總報告發言時表示,當前,我市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產業基礎扎實,企業競爭能力強,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不斷強化,經濟基本面良好。但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各種新問題及瓶頸約束也日益凸顯,體制機制束縛仍需突破,外貿高質量發展、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仍面臨一些挑戰,區域協同創新的潛力還有待挖掘,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還面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的新挑戰新任務。
為此,調研組圍繞加速與國際規則接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外貿質升量穩,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完善高水平國際經貿合作的服務保障體系;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促進對外投資高質量發展,以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強化區域間開放聯動,主動融入全球經貿網絡,以區域協同開創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等4個方面提出33項152條具體建議,為推動深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政協的智慧和力量。
加大新質生產力招商引資,保持政策穩定性
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副主任,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高錦民代表投資促進組發言,他建議深圳加大改革力度,打造全球投資首選地。
“深圳應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功能性食品創新等新質生產力,加大招商引資改革力度,在現有科技產業基礎上,用好自身優勢,以AI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打造科技引領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挖掘未來產業新的增長點,如細胞技術產業化應用、合成生物技術與傳統中藥、滋補養生等傳統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等。”高錦民表示,應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用科技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努力吸引全球創新型新興技術企業落地深圳。
高錦民認為,在吸引外資方面,必須保持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提升政策法規透明度和快捷服務能力,避免政策頻繁變動給投資者帶來的信心動搖和發展不確定性,打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建立政府良好的國際信譽,因為“投資者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高錦民還建議深圳可建立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系統性整合市級政府海外服務職能,用好國際化的融資平臺,支持企業抱團出海,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管齊下,再造多個“海外深圳”。
強化風險預判助企業更好開拓海外市場
代表貿易發展組發言的市政協常委、民建市委會副主委、龍華區政協副主席王志毅認為,當前,深圳外貿規模居前、結構優化、增勢強勁、業態豐富。為進一步推動深圳外貿向好,他建議,在外需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深圳可參考浙江等地經驗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實現實時預警,強化風險預判能力。同時引導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新型貿易伙伴,鼓勵協會及中介機構幫助企業形成有效的出口合規體系。同時強化駐外經貿聯絡處建設,支持商協會帶動行業“抱團出海”,推動深圳國際仲裁院在河套試點專利有效性糾紛管轄等。
王志毅還提出,應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設施,加快外貿服務升級,包括發展國際公路運輸、低空經濟;增設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點位與市內免稅店,加強啟運港建設;依托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發展電子貿易單據,提升市場采購貿易數字化水平;完善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功能。
在河套設立“金融特區”簡化海外投資備案流程
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東代表金融服務組發言。他認為,深圳金融服務業發展與開放可用金融“金策”頻出、開放碩果累累、深港共筑全球金融“第三極”來形容。但他也提出,深圳在跨境金融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區域協同、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亟須更高水平開放。
徐向東特別提到,要完善創投支持科技企業發展機制。比如釋放河套平臺優勢,建立“金融特區”,設立河套園區的專項基金,打造一個國際化的投資和融資平臺;爭取國家授權我市試點創投行業稅收政策改革等。
“希望深圳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提高金融開放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區域協同能力,主導構建大灣區人民幣國際樞紐平臺,深度結合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提高深圳新質生產力的含‘金’量、含‘科’量,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徐向東說。
市政協委員、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東區域總經理李其樂關注的是企業和金融機構普遍關注的ODI(境外直接投資)備案問題。他提出,應在深圳市權范圍內探索更高效便捷的流程,建議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外管局等聯合設立企業境外投資一站式服務窗口;建議設立跨部門聯席會商機制,或抽調人員組建企業境外投資工作專班,為企業節省境外投資項目的準備時間和成本。
推動新質生產力應用場景國際化布局
作為創新合作組組長,市政協委員、深圳中航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市工商聯副主席常遠表示,深圳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科技創新方面一直領先全國,但與全球頂尖創新中心相比,深圳在創新協同和國際合作上仍有一定差距。
他建議,加強制度設計,推動新質生產力應用場景國際化布局。通過制定新質生產力的應用場景培育政策,明確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確保深圳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高位置。可根據區域產業基礎和國際競爭優勢,規劃具體的產業布局,推動形成國際化的創新應用高地。深圳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評估體系,動態跟蹤各地應用場景的國際化水平,確保政策實施有效。他提出,可充分利用河套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推動港深創投生態圈的建設。
在市政協委員、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羅璇看來,深圳應協同香港、鏈接國際,共建國際創新中心。她表示,香港政府撥款港幣100億元啟動“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推動香港與國際知名大學及機構合作,撥款100億元推出“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于100支高校的研發團隊。深圳應主動聯絡及挑選符合深圳發展的InnoHK研發中心,邀請其在河套深圳園區建立分部,將其國際伙伴引入河套進行研發工作;主動聯絡及挑選符合深圳發展的“產學研1+項目”,在河套深圳園區建立分部,發揮國際鏈接作用。
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全鏈條法律服務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經貿爭端加劇,深圳企業開展跨境貿易和出海投資面臨的風險挑戰隨之增加,涉外法律服務需求與日俱增。
“當前,深圳本土涉外法律服務難以滿足需求,亟需加強涉外法律服務能力建設,以助力深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斌建議,深圳應盡快出臺《加快推動涉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系統統籌涉外法律服務,同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涉外律師學院建設,打造深圳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基地。
張斌還建議,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建立法律服務需求信息庫,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律師對接服務,由市商務局、國資委等相關部門搭建律企供需平臺,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鏈條法律服務。
以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深圳更高水平開放
“要高度重視平臺經濟在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功能和作用。”深圳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深圳大學專精特新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曹鐘雄說。
曹鐘雄認為,目前,深圳平臺經濟相比于國內其他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缺少自己的主平臺,平臺經濟產值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他建議,深圳應更加重視平臺經濟的發展,支持騰訊、華為等企業將下屬子平臺總部回遷深圳。鼓勵現有平臺企業將深圳作為區域總部做實、做大、做強。同時,要搶抓人工智能戰略性機遇,把人工智能領域平臺企業作為發展重點對象,針對全球和全國進行招商和培育,謀劃一批戰略性、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發展深圳優勢,重點圍繞智能網聯企業發展作為切入口,發展以大模型為主導的平臺經濟,推動人形機器人為切口的智能經濟。支持大疆、比亞迪等硬件企業加強平臺建設,構建基于無人應用的產業平臺經濟。曹鐘雄還建議,要把平臺經濟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產業進行重塑,以平臺經濟來統領相關“20+8”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級灣區設計創新引擎高地
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執行會長封昌紅表示,深圳應將設計作為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匯聚全球設計創新資源,激發新活力、新動能,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
她建議,人工智能與設計創新應攜手同行,構建具有深圳設計話語權的國際設計評價體系,依托“設計賦能+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世界級灣區設計創新引擎高地,將工業設計打造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深圳特色。封昌紅表示,應揚創意之帆,借“圳造”之力,助深圳品牌“破圈”出海,構建發展新格局。她提出,應鼓勵設計機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建立海外創新設計中心,吸引全球設計創新資源,增強國際競爭力。應厚植設計新生態,全球招強引優聚才引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優勢。